林鄭早前的施政報告中一句要興建「明日大嶼」,可謂激嬲全港市民,由填海增地到重建活化,政府總是以土地供應不足為由大興土木。事實上,早前本土研究社提出香港其實有大量閒置用地,單以過去一年計,全港已有超過 927 幅閒置政府用地,面積合共 142 公頃,而且當中超過 800 幅地可供非政府組織作短期租賃之用。不過租賃政府地的手續極為繁複,甚至此項計劃詳情亦只有少數組織知悉,以至計劃推出後一直後反應冷淡。不過天無絕人之路,在租賃計劃推出接近一年後,一香港的非牟利組織「非常香港」則推出了「非常協作」平台,旨在為社區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申請閒置政府土地,並提供各式各樣的諮詢服務。
作為非政府組織,要覓得適合租賃的政府閒置用地是極為困難的,因為現時公眾只能逐幅土地查閱,不能一次過瀏覽全港的空置短租土地以及其所在位置及地形等,而且每幅地的面積、斜度、綠化程度等均有不同。在嘗試申請閒置土地作社區用途的時候,社區團體,尤其是中小型和新創立的組織總是面對兩大挑戰 — 缺乏專業知識和資金。除了缺乏專業知識和啟動資金之外,在申請閒置土地和執行項目的過程中,要與政府反覆交涉,造成了龐大的行政負擔。就此,「非常協作」計劃則為項目倡議者提供專業建議、認證/評估社區項目、聯繫不同政府部門或政府的一站式統籌部門、協助尋找資金支持、為項目倡議者提供能力建設培訓和監察非常協作的社區項目等,旨在將閒置土地變成能帶動社區發展的用地,從而使香港成為更有活力和宜居的城市。
雖然非常協作是幅一群由專業人士(包括建築師、工程師、城市規劃師、測量師、環境顧問、律師、會計師等)義工組成,但要「享用」此項服務,則仍是要付出「公益性質或慈善團體價錢」。不過真正要將香港變成更活力和宜居的城市,不單止是要靠 NGO 的努力,還要政府有更多實際的支持,諸如減少繁複的手續、提供專業資詢予非政府組織等,政府亦應研究不同閒置地的用途,讓公眾在查閱時能更有效地獲取更多資訊,減少申請時的困難。
(摘自2018年10月19日,立場新聞)